河南理工大学三项技术成果顺利通过我会鉴定

作者: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 发布时间: 2025-03-17 09:36:04

返回上级

2025年3月15日,由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团队完成的“煤矿立井提升系统智能监测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综采工作面智能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新型聚磁直线电机关键技术”三项技术成果委托我会组织专家在郑州召开鉴定会。会议邀请了河南省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所赵兰普研究员担任鉴定会主任委员,河南工业大学张德贤教授、郑州大学高金峰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崔光照教授、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高嘉教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刘建华教授、郑州轻工业大学杨存祥教授担任委员。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钱伟、副院长朱军、许孝卓等10位项目组成员出席会议,鉴定会由学会秘书长安小宇主持。

首先,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钱伟院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到会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本次鉴定会,是对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课题组项目的全面、深入审查,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项目技术成果进行全方面提升。

图片1.png

技术成果一:“煤矿立井提升系统智能监测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由河南理工大学、焦作煤业(集团)新乡能源有限公司、焦作华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由河南理工大学刘群坡副教授做项目汇报。

该项目围绕煤矿立井提升系统安全保障的重大应用需求,针对立井提升系统安全运行关键间距动态实时监测、罐笼运动状态异常识别等技术难题展开系统研究,研制了关键参数检测、边缘计算等检测设备,开发了集成数据采集处理通信单元和井筒智能视频处理与监控的大数据监测平台,为煤矿立井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技术先进、实用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煤矿立井提升系统间距动态实时监测、罐笼运动状态异常识别等技术方面有重要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成果二:“综采工作面智能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由河南理工大学、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由河南理工大学杨艺副教授做项目汇报。

该项目围绕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常态化运行的重大应用需求,针对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信号检测与传输、多模态信息协同感知、分布式控制与智能决策等技术难题开展系统研究。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研制的线路保护装置显著提升了装置检修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技术先进、研制难度大、实用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分布式传感器网络信号检测、多模态信息协同感知、分布式控制与智能决策等技术方面有重要创新,达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成果三:“新型聚磁直线电机关键技术”由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横川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由河南理工大学许孝卓教授做项目汇报。

该项目围绕智能制造装备、半导体加工、物流仓储等领域的直线电机驱动重大应用需求,针对高聚磁直线电机结构设计、电磁场分析、运动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研发基于高性能直线电机的电磁直驱系统。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理论分析科学、技术先进、设计合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新型聚磁结构和综合电磁设计方法等方面有重要创新,达国际先进水平。

图片2.png

科技成果鉴定是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重要抓手之一,对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性意义。我会将一如既往的做好科技成果鉴定相关组织服务工作,为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做出积极贡献。